1933年,杨尚昆第一次见到毛泽东,这事儿发生在江西瑞金。当时杨尚昆刚从上海辗转来到苏区,加入了中共的宣传工作。4月的一次采访中,他跟毛泽东碰了面。两人聊起来,毛泽东问他:“四川有个杨闇公,你知道吗?”
杨尚昆回答说那是他的四哥,还顺带说了说杨闇公牺牲后家里人的情况。这次会面不长,但挺有意思,背后连着中国革命早期的那些人和事儿。
杨尚昆:从四川小伙到国家主席
1907年杨尚昆出生在四川潼南,家里算不上大富大贵,但也不穷。他跟杨闇公是亲兄弟,杨闇公比他大9岁。杨尚昆从小就受四哥影响,对革命有点儿想法。1925年,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(共青团),第二年转成中共党员。那时候他在上海大学读书,正赶上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活动热火朝天,他也没闲着,积极参与组织罢工、宣传啥的。
1931年,杨尚昆从莫斯科回国,之前他在苏联学了几年,算是镀了层金。回上海后,他干上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的工作,专门负责鼓动工人闹革命。
1933年,他到了瑞金,加入中央宣传部,干的是编辑党刊《红色中华》和《斗争》的事儿。这活儿不轻松,得写文章、排版,还得应付国民党“围剿”带来的压力。后来他还加入了红军,1934年跟着红三军团上了长征的路,一路走到陕北。
新中国成立后,杨尚昆的仕途更上一层楼。他当过中央办公厅主任,管着中南海的日常事务,后来还当上了国家主席。这一路走来,他从四川乡下走出去,成了国家领导人,挺不容易的。1998年,他在北京去世,91岁,算得上高寿了。他晚年常提起杨闇公,说四哥的牺牲是他干革命的动力之一。
杨闇公:四川革命的硬骨头
杨闇公是杨尚昆的四哥,1898年出生,也是四川潼南人。他比杨尚昆早一步投身革命,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。早年受辛亥革命影响,他对袁世凯那套复辟帝制的玩意儿看不下去,1913年就跑去上海投奔大哥杨剑秋,顺便考进了江苏军官教导团学军事。后来他又去了日本留学,在那儿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。
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,杨闇公没闲着,回国后跟吴玉章他们一块儿搞了个中国青年共产党(简称YC团),专门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。1920年他正式回国,1924年加入中共,开始在四川干革命。他跑前跑后,组织党组织,推动工人和农民运动。1926年,他当上了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的首任书记,领导四川的革命活动。
1927年,杨闇公在重庆组织了一场抗议英美帝国主义炮轰南京的集会,结果引发了“三三一惨案”。这事儿闹大了,他被捕了。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,他没屈服,最后英勇就义,只有29岁。他的牺牲在四川革命圈子里震动不小,也成了后来者学习的榜样。杨尚昆后来回忆,说四哥是条硬汉,他的死让家里人更坚定了革命的信念。
毛泽东:从湘潭农民到革命领袖
毛泽东就不用多介绍了,中国人都知道他是啥人物。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,家里是农民出身。他早年读过私塾,后来接触新思想,慢慢走上了革命路。
1921年,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,从此带着红军跟国民党干上了。1933年,他在瑞金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,忙着指挥红军对付国民党的“围剿”。
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个转折点,毛泽东在那儿确立了领导地位,带着红军走完了长征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,他带着中共打赢了日本和国民党,1949年成立了新中国。1976年他在北京去世,83岁。他这一辈子,领导中国从乱糟糟的旧社会走到新社会,功绩摆在那儿,谁也抹不掉。
1933年的那次会面
1933年杨尚昆初见毛泽东,俩人聊的不多,但挺有深意。毛泽东提起杨闇公,不是随便问问,而是对这位烈士挺关注的。杨闇公牺牲那会儿,毛泽东已经在搞武装斗争了,对这种为革命流血的人,他心里有数。杨尚昆说杨闇公是他四哥,还讲了烈士遗属的情况,毛泽东听了挺感慨。这次会面不光是俩人认识了,还透着革命者之间的那种默契和敬重。
那时候苏区条件苦得很,杨尚昆刚到,人生地不熟,毛泽东又是大忙人,能抽出空聊聊四川的事儿,说明他挺接地气。杨尚昆呢,也借着这个机会跟领导拉近了距离。后来长征路上,他跟着红军走,算是彻底融进了毛泽东的队伍。
三人之间的联系:革命的传承
杨闇公、杨尚昆和毛泽东仨人,背景不同,但都奔着同一个目标去的。杨闇公是四川革命的先锋,牺牲得早,他的事儿激励了杨尚昆。
杨尚昆,从学生运动到工人运动,再到苏区宣传,最后当上国家领导人,算是把四哥没干完的事儿接力干下去了。毛泽东则是整个革命的掌舵人,他跟杨尚昆的会面,某种程度上也是老一辈革命者对新一辈的认可。
杨闇公是早期摸索的那批人,拿命换来了经验;杨尚昆是接棒的,跟着队伍一步步走到胜利;毛泽东是大脑,把所有人的努力捏合成了新中国。
杨闇公的牺牲有多大影响?
杨闇公29岁就没了,但他的影响一点不小。他在四川搞的那些党组织,后来成了中共在那儿发展的根基。他牺牲后,家里人没退缩,尤其是杨尚昆,直接把这份信念扛了起来。党史里,杨闇公的事迹常被提起,算是激励后人的一个标杆。
再说“三三一惨案”,这事儿不光是杨闇公个人的悲剧,也反映了那时候革命有多难。帝国主义压着,国民党围着,白色恐怖下,能站出来闹革命的,都是真有种。
杨闇公没白死,他的死让更多人看清了斗争的残酷,也点燃了更多人的斗志。
杨尚昆咋看他四哥?
杨尚昆晚年常提起杨闇公,说四哥是他的引路人。他18岁入党那会儿,杨闇公已经牺牲了,但家里人对革命的支持没断过。
杨尚昆在苏区干宣传,长征路上吃苦,新中国成立后当大官,心里一直有四哥的影子。他说过,杨闇公的死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,家里人就是要接着干,把革命进行到底。
这兄弟俩,一个早逝,一个长寿,但都为同一个事儿奋斗。杨尚昆能走到国家主席的位置,跟杨闇公早年打下的基础分不开。俩人一前一后,挺感人的。
毛泽东为啥关心杨闇公?
毛泽东问“四川有个杨闇公,你知道吗?”这话不是随便说的。杨闇公牺牲那年,毛泽东正在湖南搞秋收起义,对各地革命的情况多少有点了解。
杨闇公在四川的名声不小,尤其是在中共内部,他的事迹传得挺广。
1933年的这次会面,搁在整个中国革命里不算啥大事儿,但挺有代表性。那会儿正是国民党“围剿”最狠的时候,苏区日子不好过,杨尚昆刚到,毛泽东还得忙着指挥打仗。俩人杨闇公虽然不在了,但他的名字还能被提起,说明烈士没被忘。
从杨闇公的牺牲,到杨尚昆的长征,再到毛泽东建国,这一路全是血汗。你要说伟大吧,确实伟大,但这伟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人拼出来的。
杨闇公是先烈,拿命开路;杨尚昆是干将,接力跑完全程;毛泽东是大佬,把队伍带到了终点。
杨闇公的事迹,党史里写得清清楚楚,烈士纪念馆也有他的介绍。杨尚昆呢,新中国成立后干了不少实事,国家主席那几年也没闲着。毛泽东就更不用说了,他的功过后人评说,但没他,中国肯定不是今天这样。这仨人,连着中国革命的过去和现在,谁也绕不开。
启恒配资-国内十大炒股杠杆平台-厦门股票配资开户-配资平台买卖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